1990年年底,在北京和全国许多城市举行了大规模的“纪念徽班进京200年,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”。读者一定会问,京剧与200年前的徽班进京有什么关系?原来,在1790的那一年是清乾隆皇帝的80岁大寿,特召当时“二黄之耆宿”的旦角演员高朗亭率三庆徽班来京进宫演戏,为乾隆皇帝祝寿。演罢留在北京,进行民间演出,受到欢迎。因此,继三庆班之后“四喜”、“启秀”、“霓翠”、“和春”、“春台”、“三和”等徽班陆续来京演出。由于徽班演出技艺高超,剧目丰富,并善于吸收其他戏曲的长处,在北京得到迅速发展。尤其是三庆、四喜、春台、和春四班影响最大,故有四大徽班之称。
三庆班名为徽班,并非纯徽戏班,除吹腔、拨子、二黄、昆曲外,柳枝腔、罗罗腔均擅演,又吸收了当时北京的京腔、秦腔等,演唱非常丰富多彩。再有高朗亭主演并掌班,极有号召力,为当时北京剧坛之冠。
四喜班于嘉庆初年来京,一说是北京昆班艺人与徽戏艺人组合成班,以昆曲享誉京师,曾有“新排一曲《桃花扇》,到处哄传四喜班”的说法。
和春班是当时的庄亲王召集安徽艺人组成的“王府大班”,擅长武戏,多演《三国》《水浒》《施公案》等戏,最能招徕观众。
春台班以演徽调为主,兼乱弹、昆腔等,多演三小戏,即小旦、小生、小丑合演的戏,富于生活气息。此班以青少年演员为主,演出颇有朝气。
这些徽班来京后,“戏庄演剧必徽班,戏园之大者,如广德楼,广和楼,三庆园,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。”而四大徽班更以“三庆的轴子,四喜的曲子,和春的把子,春台的孩子”等不同的风格特色、演出剧目而长期雄踞北京。
由于徽班的兴起,使京城的昆、弋班日渐衰落,因此昆腔、秦腔、京腔演员不断搭入徽班,再加上汉调进京徽汉合流,日久则使徽班的腔调、剧目更为丰富,从而也就“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”,形成了以皮黄为主的京剧。作为京剧历史上的第一代京剧演员,如三庆班之程长庚、杨月楼、卢胜奎,四喜班之张二奎,春台班之余三胜、王九龄、俞菊笙等亦为四大徽班之台柱。所以京剧的形成与200年前的徽班进京息息相关,四大徽班更与京剧的孕育、成长关系密切。纪念徽班进京200年,自然成为京剧界的一件大事。